
30
2024
-
11
城建造!華中首座開啟橋成功合龍,建成后創多項亞洲第一!
11月29日下午6時
經過10個小時的連續提升
由武漢城建集團投資建設的
右岸大道北段(建設十一路~焦沙二路)
第一標段工程控制性關鍵節點
右岸大道開啟橋主橋正式合龍
◎右岸大道開啟橋主橋成功合龍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倪娜 攝)
右岸大道開啟橋是華中首座開啟橋
采用升降式的開合方式
橋面可以像“坐電梯”一樣進行升降
橋梁全長737米,可升降部分長104米
塔柱處斷面最寬達46.2米
橋面重量為2650噸
9分鐘可提升至27米高度
既保障了建成后右岸大道的車輛通行
又可確保工業港滿足5000噸級船舶通行
右岸大道開啟橋建成后
其提升長度、高度、重量等
多項指標將在同類型開啟橋中
居于亞洲第一
◎開啟橋橋面提升狀態,橋下凈空可保障5000噸級船舶通行
右岸大道北段工程位于武漢市青山區,西起于建設十一路,東至焦沙二路,全長約7.2公里,雙向六車道。沿途穿越中韓石化、青山船廠及武鋼等大型工業廠區,上跨工業港。為保障工業港船舶通行需求,在港渠上方設計建造了這座開啟橋。
◎橋位平面圖
開啟橋建設期間,工業港需正常航運,為確保兩岸間60米通航凈距,河段間無法搭設鋼箱梁安裝支架。武漢城建集團項目部通過對頂推、纜索吊裝等施工方法進行安全、經濟、可行性比較,最終決定將可升降部分的鋼箱梁劃分為A、B、C三個節段分步驟施工。
◎開啟橋B節段鋼箱梁提升過程中
其中,A、C節段已采用常規支架吊裝方式安裝完成,B節段于11月29日上午8時開始提升作業。
B節段鋼箱梁長度67.5米,重量1000噸,拼裝完成后需要提升至半空中與A、C兩節段進行焊接從而實現合龍。受制于工業港閘口寬度和水深不足,大型浮吊和船只無法進場,難以使用傳統方式進行吊裝。
◎B節段鋼箱梁轉運至河面
經過反復研究,項目部決定采用鋼箱梁從港口內船塢下水自浮運的方式,在青山船廠整體拼裝后,利用港內現有船塢浮運至橋梁間河面,再采用無支架液壓提升系統整體提升到位的方案施工。
“開啟橋建設過程中,項目部成立BIM技術專班,充分運用BIM技術進行施工放樣和施工模擬,通過三維可視化技術進行施工方案交底,經過反復校準及模擬數據實驗,確保B節段千噸‘巨無霸’順利提升。”武漢城建集團右岸大道北段一標項目施工負責人呂道東介紹,BIM技術在開啟橋升降、運行維修、伸縮縫等建模及運行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重達1000噸B節段鋼箱梁提升需要6臺千斤頂同步提升作業,控制精度要保持在毫米級,才能確保鋼箱梁的質量和安全。
◎開啟橋B節段鋼箱梁提升過程中
經過研究對比,項目部采用超大型構件液壓同步提升施工技術和TL-CS11.2型計算機同步控制技術,實現了6臺千斤頂同步提升,同時全過程實時監測,確保提升精度,有效解決上述技術難題。
◎右岸大道開啟橋主橋成功合龍
11月29日開啟橋成功合龍,全面進入橋面施工及設備安裝施工階段,為右岸大道北段2025年實現完工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,按下建設“快進鍵”。
◎右岸大道開啟橋主橋成功合龍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倪娜 攝)
武漢城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,右岸大道北段項目集防洪、航運、城市交通等功能于一體,是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聯絡通道,建成后可將武漢中心城區通往武漢化工區的時間從原來的1小時縮短為30分鐘,進而縮短武漢至鄂州的通行時間,對支撐武漢新城發展、連通鄂州、強化青山區東部地區聯系均起到重要作用。
素材丨武漢城建集團
上一頁
武漢城建集團年終力作|城建建設參建 江漢關廣場一期正式開放
下一頁